2)第852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(求订阅!)_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非常的麻烦啊,而且,我大明朝有恨严格的户籍制度,没必要推广身份证!”

  黄履庄建议道。

  大明的户籍制度,是非常的严格的,在朱元璋时期就很严格,不过,这户籍制度,在怎么严格,也是有很大的弊端的。

  洪武十四年,朱元璋下令全国开始编制户籍黄册。

  黄册制度相比户贴制度更加详细周密。

  不但登记了每家每户的籍贯,姓名,年龄,丁口,田宅,资产等信息。

  但是这些只存放在官府,百姓个人手里能证明身份的东西很少。

  路引算是一个证明,但是很好伪造。

  若是对于大明很了解的人,伪造了个路引,出现在京师,要如何盘查询问?

  对方有万全的把握,可以对付你的这些询问。

  但是有了身份证就不同了,非常轻便,又能发放到个人头上,只要是没有携带身份证的,全部都要严密盘查,这样,方可不放过一人。

  “那你告诉我,现在这京城之中,有多少人是来自河南的,有多少人是来自山东的,又有多少人是来自北直隶的?”

  “这……陛下,这个根据户部的黄册,也是可以查明的!”

  这可问倒了黄履庄,他哪懂这些啊!

  “朕要的不仅仅是你能查明,朕要的是你可以快速的找到其中的某一个人,朕要的是锦衣卫、刑部之人巡逻的时候,可以轻松的知道这个人的全部信息,而且还不是伪造的!”

  这……

  听到朱克臧所说,黄履庄语塞了,因为,按照朱克臧的要求,他们大明的任何制度都做不到,但若是普及了身份证,就可以做到。

  “陛下,此事臣会以最快的速度去办的!”

  黄履庄也迫不及待想去把照相机给造出来,然后加以改进。

  当然这会很难,纯靠自己和学生们探索这未知的化学领域。

  而黄履庄运气特别好,就刚刚好,现在的大明有可以可以改进达盖尔照相机的材料。

  那就是硝化棉。

  经过半年的探索,他们最终通过硝化棉,改进了达盖尔照相机。

  那就是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,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,装入照相机曝光,经显影、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。

  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,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,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“湿版法”。

  湿版法操作虽然麻烦,但成本低,仅为达盖尔银版法的十二分之一,曝光比银版法快,影像清晰度也高,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制照片。

  乾清宫内,朱克臧正在手拿一张硬纸片细细观瞧。

  这张纸片的材质是在质量上乘的桑皮纸里添加了一些其他材料,所以使得质地既有韧性又有硬度,只要不是用水浸泡,就能在较长时间内使用。

  上面还有朱克臧的照片!

  这是朱克臧的身份证!

  这是大明第一代身份证明,它将会取代使用几百年的路引凭条,成为大明最新的身份凭证。

  在这张纸片的正面第一行最上端,印有“大明公民身份证”的字样,然后下面便是持证人个人身份信息介绍,比如姓名、性别、籍贯、年龄、形貌特征等,其规格和式样与后世的身份证基本一样。

  身份证的背面则是这样的一段文字:凡持此证者皆为大明公民,自当遵从大明各项律法章程,自觉维护大明之社会稳定,不得参与任何针对危急大明社会稳定基础之事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166341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